8月23日的清晨,一缕阳光斜射在1108会议室的窗外,清爽的微风也依在窗框,为演讲台上的选手们加油助威。一场主题为“中国梦·劳动美 建投有我”的演讲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着。
三年前,我也在1108会议室取得过第一名的成绩。那时,我觉得第一名真的很难,需要忘我地去背诵稿件、精雕细琢地去修饰字词、更需要站在台上时气定神闲的心境。后来,我凭借一些自己的经验,开始辅导利光公司的其他新选手去参赛,我自己则退居幕后。这时我才发现幕后的辅导工作,其实更难。作为一名辅导老师,我必须有灵敏的耳朵,听得出选手的问题具体是在哪里,是重音位置不对?停连关系混乱?还是语气使用错误?更是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文章撰写、演讲技巧、心理疏导的能力。
2022年,我第一次以辅导身份,帮助利光公司的三名选手。我带领他们提前7天就开始高强度的训练。在接到比赛通知后,我便开始安排每天的训练课程,第一天:背诵+气息训练、第二天:脱稿、第三天:融入情感……三位选手都非常顺利地完成比赛,其中一位获得第三名,另一位,却很意外地获得9.35分的超低成绩,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叫做“偏题”的盲区。
2023年,我第二次做辅导老师,但这次并不是忙于背诵,而是先审核稿件,不能再出现偏题问题。但最后两位选手依然只有一人获得第三名的成绩。他们两的努力我看在眼里,但是为什么还是不能突破到第二名呢?我开始反思自己,是不是我的范读不到位?是不是表演的效果不好?还是说我教受的技巧不对?后来有一天,我在听演播公开课时,被讲课的王明军老师的一句话击中天灵盖。他说:“我们不是要表演一个叫‘感动’的东西去给听众,而是要击穿文本理解文字,做好文字转为声音的媒介,让听众产生自己的理解被文字所感动!”
今年,我立刻把教学辅导的重心放在文稿的撰写上。任何好的技巧也只是表面浅浅的一层,只有文稿结构紧密、故事叙述合理、设计情节自洽,才是一篇优秀的演讲稿,才能支撑选手的演讲。
虽然今年的演讲比赛,从审核定稿到正式演讲只有3天的紧凑时间。但3天时间,只要努力,还是能练出一个相对成熟的演讲者。于是我们每天8点准时开始训练,其中让一位选手去对玻璃外墙练习,看着镜面中的自己;另一位选手则对着一台黑色屏幕练习。当他们练习到关键语句时,才会来询问技巧的运用该怎么呈现。此时,我并没有急切地教他们语气、停连、重音、节奏等技巧,而是把杜文龙拉进了一旁的厕所里,关上门让厕所更黑一些,让他对着马桶去练习那段在悲惨的文字,找寻那种黑暗、狭窄的窒息感,使他自发的去产生情感。后面到开心文字时,我让他捧着一束玫瑰花找寻积极的情感。后来到周碧也来问我:“小鲍哥,这段我实在没感觉怎么办?”我一看,是描写他对“隐形”师父的好奇心态,那就让他加上肢体语言去夸张的演绎。比如,在说到“第一眼”词汇,就伸手大大的竖起1根指头放在眼前;再说到“按耐不住”的词语,就双手攥拳弓着腰去体会那种感觉。渐渐地,他们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。
彩排那天,他们两人都第一次上台,虽在人不多,但还是非常紧张,我在一旁看到他们双腿在发抖,后来他们努力练到晚上10点才休息。可能因为紧张,那天2点才入睡,但第二天5点半又醒了,两人在我不知情时,又跑去公司悄悄练习到早上8点来参加比赛。
比赛当天,我作为辅导员协助PPT的放映,当我坐在他们侧面观赛时,看到的则是他们稳定的发挥,已经没有了颤抖,抒情的地方也都敢大胆放声,面对台下这么多的领导和同事,他们两都非常顺利地分享完自己的故事。当听到美丽的主持小姐姐说:“第一名杜文龙”和“第三名周碧”时,我的心终于落下,历经3年,我不断吸取经验和探索新方式,从“自己会”到“让别人也会”,这次在双向努力之下,从成就自己,做到了成就他人,终于实现三年前的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