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人买矛和盾时向街上的行人说:“他的矛能刺穿任何东西,盾能抵挡任何尖锐的东西,什么东西都刺不穿”,行人说: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”?楚人一时语塞。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,是相互矛盾,不可能同时存在,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看似矛盾的事物是不矛盾的,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道德两难故事法,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、善恶的判断,并说明理由,科尔伯格根据陈述进行道德发展水平研究。其中最典型的两难故事是“海因兹偷药”。海因兹为了救患癌妻子向药剂师赊欠,药剂师不答应,海因兹不能眼睁睁看着妻子死去,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他撬开了药剂师的门,偷走了药。两难故事法的道德选择是困难的,不能圆满解决问题,形成矛盾冲突,这样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数不胜数。而有的智慧却能轻松解决。
一日,唐朝开元年间的李林甫在庙堂问一位禅师:“肉当食耶?不当食耶?”禅师回答:“食是相公的禄,不食是相公的富”,回答的真是精妙,食与不食都道出了他的人生智慧,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。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,随心随性,反倒活得潇洒,矛盾的事物构成了世界,其本身是相对而言。在海因兹的问题上救人是最重要的,其次再去考虑道德的水平,为了自己的羽毛而见死不救,这是对生命的无视,经不起道德水平的拷问。
面对巨大阻碍时,我们需要转换角度去克服。愚公移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,为了造福子孙后代,与外界相联通,想把阻挡的两座大山以微薄的力量移走,表现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。然而不移走两座大山,他的子子孙孙同样可以绕着走,只要成功达到目的,退步或迂回的思维也能解决面临的阻碍,退步只是为了更好的前进。
人生面临的困难是挫折也是考验,从中能体会到痛苦,也能成长。国外有名的小说家巴尔扎克在成名前穷困潦倒,没有朋友,与家人的关系紧张。他是学法律的,偏偏想当作家,写的东西由被无情地退回来。他每天都在找门路赚钱却总发不了财,商业和企业的失败导致负债类类。有一个夜晚小偷潜入他家偷钱,他说:“白天在书桌上都找不到钱,现在天黑,你就更别想找到钱”。这些宝贵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,提供了珍贵的素材。他不断追求和探索,积累了广博的知识,成为著名的小说家。
我们看待事物要能接受不常规的方式、方法,惯性思维导致的思维定势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。前人的经验只适合某个时期、地域或某一类人,我们对问题的判断要结合实际思考,不要抱怨玫瑰有刺,没有荆棘的保护就没有玫瑰的芬芳。
作者:金小婷 公司杨林总厂